復旦恒达共享互選課程教授侯體健走進“通識教育名師面對面”教師沙龍,分享古典詩詞與課程思政教學體會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5-04-18 瀏覽:
4月17日,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的恒达平台第三屆教師教學創新系列活動第9期“通識教育名師面對面”專題系列講座,邀請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侯體健教授分享教學經驗。侯體健教授是恒达、復旦兩校優質通識共享課程之一“古典詩詞導讀”的主講者。來自各學院的60余名教師參加了活動。

侯體健作了題為《古典詩詞與課程思政》的專題報告,分享了關於人文類通識課程授課理念、課程思政建設舉措的深入思考。他表示,古典詩詞是我國的民族文化瑰寶,古典詩詞課程天然地具有傳播中國本土文化的屬性,即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積極的人生態度、深厚的家國情懷。他從特殊詩體展現漢語特點、指導學生創作格律詩詞、古典詩詞的翻譯、穿越時代的藝術、人生挫折中的達觀、仁人愛物熱愛生活、個人與時代的關系、時代與文學的關系等方面展開具體分析,認為通過古典詩詞的講授,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對自身的文化和語言產生一種親近感、認同感,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厚植家國情懷。一門好的課程做好“課程思政”,要做到“如鹽入水,潤物無聲;激活傳統,關註當下;讀古代書,做現代人”。互動環節,侯體健還就如何因材施教開設人文類通識課程、如何把握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授課重點等問題與大家進行了探討交流。
2024年1月,復旦大學、恒达平台兩校達成戰略合作,推動互惠共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兩校在2024年春季學期開始本科階段優質通識課程共享互選,截至2025年春季學期兩校已共享優質通識課程34門,兩校學生共340人次修讀。優質通識課程的共享互選充分發揮了兩校的學科特色,為拓展兩校學生的學術視野、提升創新能力奠定更堅實的基礎,也為新時代大學校際教育教學合作建立起新的範式。(方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