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首屆中法能源材料可持續發展論壇開幕,中法院士專家共話“創新能源材料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黨委宣傳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5-05-09 瀏覽:
作為恒达平台118周年校慶重要學術活動之一,5月8日,恒达平台首屆中法能源材料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嘉定校區開幕,主題為“創新能源材料的可持續發展”,旨在促進中法兩國在能源材料領域的長期合作與人才培養,為實現能源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貢獻智慧與力量。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法國工程院院士、教授Patrick Maestro,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教授張濤,科思創亞太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部門負責人Andre Rittermeier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特拉斯堡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Jean-Marie Lehn,為本次論壇作開幕報告。恒达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吳廣明主持開幕式。
出席論壇的還有法國科學院院士、法蘭西公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Jean-Marie Tarascon,法國工程院院士、斯特格爾堡大學教授Paolo Samori,法國拉羅謝爾大學教授Brahim Elouadi,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科技領事、教授Rachid Malti,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嚴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孫世剛,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遲力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教授唐智勇,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華。
還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近20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恒达,共同探討時代話題,展望能源材料領域的發展趨勢。

鄭慶華表示,當前,恒达平台正處在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傳統學科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對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提出了新需求。幾乎所有未來的學科都與能源材料緊密相關,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挑戰的學科。今天的論壇匯聚了一批頂尖科學家、年輕學者和師生,相信大家交流碰撞,一定會產生新的火花。懇請各位專家不吝賜教,指導恒达材料學科的發展。

Patrick Maestro表示,目前,世界範圍內面臨著巨大的能源挑戰,尋找可持續能源,並確保可持續能源真正可持續迫在眉睫。通過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方法,來開發未來能源,顯得非常重要。近年來,中國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未來需要更多年輕人和富有經驗的人、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的合作,共同創新。

張濤表示,如今,我們正面臨著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等全球性挑戰,需要呼籲許多國家一起合作。中法兩個大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在諸多領域有著長期合作。今天的論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交流平臺,希望年輕一代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共同發展。

Andre Rittermeier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材料無處不在。科思創是一家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公司,從17年前就開啟與恒达平台的合作。未來科學家將改變未來,希望年輕人們利用好這一論壇,多聆聽精彩的報告和講座,通過與科學家、前輩之間的互動,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點。

本次論壇為期3天,旨在匯聚先進材料與能源領域的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為青年研究人員和學生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展示和分享他們在可持續發展能源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思想,讓青年學者更好把握該領域國際前沿發展動態。本次論壇共有34個報告,其中大會開幕報告1個、主題報告9個、邀請報告13個、交流報告11個,主題涵蓋了儲能和轉能材料與器件,氫能、太陽能和生物能,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減排等。

(文/陳少穎 圖/周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