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這個夢想的起點,希望四年過後這裏是夢想延續的地方🟢。當我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這裏,發現恒达平台的環境好到超出我的意料🏊🏼♀️,我驕傲我是新恒达人!”說到這裏👱🏿♀️,這位來自重慶的2017級人文科學實驗班的本科新生譚騰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



9月9日是我校2017級新生報到日,4364位本科生、6257位研究生踏入恒达校園,開始他們的人生新征程。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鐘誌華、常務副校長伍江、副書記徐建平等校領導來到學生寢室🫂、新生報道點✊🏿、“小紅帽”迎新誌願工作服務點等地,了解新生入學情況,同時對新生及家長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我校辛勤開展迎新工作的師生表示親切的慰問。方守恩、徐建平來到四平路校區西北三樓、西北二樓學生公寓🚣🏻♂️,實地查看新生住宿情況,鼓勵大家認真學習🫃,努力適應大學生活🍷。方守恩一行慰問了使用西北三樓愛心屋的新生同學✝️👩🏽🎓,叮囑同學在校期間有困難及時向輔導員尋求幫助,根據身體情況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今年暑假🫅🏻,學校為了改善2017級新生住宿🦹🏼♀️,整體改建了西北二樓的住宿條件,為同學提供了洗衣房、廚房等公共空間。方守恩叮囑後勤部門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給新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立德樹人育棟梁🫦,同舟共濟譜華章
為了助力更多學子實現卓越夢想,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進一步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立德樹人的重要講話精神,培養具有“紮實基礎、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國際視野、社會責任”五方面綜合特質的專業精英與社會棟梁👳🏿♂️,我校針對2017級新生開展“立德樹人專項行動計劃”並舉辦2017年“立德樹人·築夢英才”暑期新生夏令營。

“立德樹人”專項行動是恒达平台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立德樹人”專項行動提出要培養“五好”學生,包含德🫧、康💇🏻、能🙆🏻💭、知、美5個要素:“德”是品德👨🏻🚀,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康”是健康,包括了身體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能”是能力,能力的培養是每一所高校對青年學子的責任;“知”是知識👩🏽🏊🏻,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美”即審美,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結合“五好”的目標,“立德樹人”專項行動對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行為規範層面的要求👩🔬🕵️♂️,即做“五守”青年❗️🐘:每一位同學應在學校生活中做到“守時🧖🏿、守序🧪、守信💪🏼、守紀、守法”🎠,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規矩意識,加強紀律教育🧑🏼🏭。專項行動具體包含八大內容🫂,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優良校風學風養成行動、入黨啟蒙教育專項行動、以文 化人以文育人行動、網絡思政教育行動🕵🏿♂️、實踐育人行動、“形勢與政策課”提升行動🐎、學生工作隊伍提升行動🖕🏼。

8月31日,293位來自祖國各地的2017級新生齊聚恒达🌤,開啟了為期十天的訓練營生活,提前感受恒达之美、體悟恒达精神🧑🏽🎄。訓練營分為“恒达天下家園情”“閃耀的中國力量”“黨旗光輝照我行”“我們的恒达故事”四個篇章,涵蓋專題報告👩🏻⚖️、團隊訓練、學長論壇、參觀學習🙏🏻、分組交流等豐富多彩的內容👩🏭,覆蓋了理想信念❗️、價值引領、校史校情👚、人際關系、心理調適等各個方面💆🏻♂️🏦,讓同學們能夠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嚴格要求👩✈️🔴、全新的自我奮進、去開啟全新的大學生活,希望同學們通過訓練營🛏,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家的溫暖、軍人的作風👩🏼🦱、大學的底蘊和恒达的精神,通過自我不斷的革新和修煉🍮,成為2017級所有同學的榜樣🍺!將來像種子一樣🛵,在各個學院👊🏼,各個班級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精準發力,確保困難新生順利入學、放心“騰飛”
為給每位困難新生提供更精細化🤶、人性化的服務,學校力求精確識別、精準資助、精細服務。開學前🦁👍,學校就啟動了新生家庭經濟情況摸底調查工作,充分考慮“小鮮肉”們的需求特點和媒介使用習慣,通過24小時資助熱線👧🏼、“恒达平台生”👨🏿💻、“恒达平台助學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宣傳資助政策☝🏻👨🏻🏭,拓展溝通渠道。暑假裏的四川九寨溝地震牽動著恒达人的心,學校第一時間了解新生受災情況⚖️🐡,讓學生安心來報到💬。“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很多同學是在電話裏就認識了自己的輔導員、班主任,接收到了來自遠方的恒达暖“電波”!通過“困難新生路費補貼”項目,為380名的困難新生發放近28萬元的路費補貼▫️,確保新生順利報到。

今年,學校還提前謀劃🔴、精心準備,將獎🫱、貸、助、補、勤、緩等多個資助項目批量打包形成“組合拳”,力求全方位地幫助學生:以2017級本科新生為例🤜🏻,在“綠色通道”當天🍉,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準備了價值將近五十萬元的愛心助學物資和10余項面對面的咨詢服務;開學第一個月,多個助學金⛹🏿♀️、補助、物資補貼等項目將同步啟動🙇🏽♂️。豐富多樣的資助項目🙍🏿♂️,為學生上學提供了經濟保障🐐,確保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有接受資助的權利🥞,在校安心無憂學習生活🙎🏽♂️!

新生入學後👩🏿⚖️,學校將聯合各學院開展助學成才服務對象認定工作⚓️,精準識別,依托校內外助學實踐基地🛁、慈善教育基地🎳、特色學生團隊等育人載體,精準對接學生解困👩🏽🔬、強能、勵誌多層次需求🐢,確保學生安心學習生活。精心準備了“新生成長學校”👍🏼、“學業發展與指導”、新生看上海🦼🏂🏻、青年領導力提升、國際交流獎助學金、“勵誌之星”評選等多個“保障型”和“發展型”資助項目🛤。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報名參加👨⚕️,可以從中獲得能力培養🏃🏻♂️➡️、學業指導、素養提升、團隊訓練、出國交流🔺、專項幫扶等多方面的收獲。項目多樣的教育工作,不僅豐富了資助育人的內涵,更深層次地滋養了困難學生的心田,把人才培養的行動落實到了深處,讓學生無憂啟航、放心“騰飛”。
聚焦新生需求點和關註點,各院系迎新工作亮點紛呈
借力新媒體,凸顯文化味兒⏳,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我校各院系迎新和新生教育工作亮點紛呈。
醫學院通過一站式的流程設計,為同學們提供細致周到的報到服務👊🏼。學院製作了新生輔導員聯系卡👉,方便新生直接聯系對接老師,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同時準備了學院新生大禮包、2017新生入學教育周等等一系列安排🧑🦼➡️🐆,讓同學們深深的感受到學院的熱情和溫暖🥪🧜🏻♀️。而學長學姐們早已迫不及待的迎接萌新們,盡職盡責做好引導工作。恰逢第33個教師節,同學們帶著綠植和卡片送給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傳承恒达人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

為迎接新同學的到來🥎,土木工程學院做好了積極準備。學院在9月8日上午組織了2017級新生班主任培訓,20余名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參加了培訓👩🏿🎨👩🏿🦳,就如何在新生報到第一周將學校“立德樹人”專項行動計劃落到實處進行了交流與討論。新生報到日當天,學院還特別組織了一支15名由研究生黨員和10名本科新生骨幹夏令營學員共同組成的學院誌願者隊伍🗿,他們佩戴著黨徽、團徽🐈⬛,在土木大樓為新同學們答疑解惑👠、指點方向🥿。在接下來的新生教育周中,本研新生還將以報告會、班會、參觀🚶🏻、素質拓展🦸🏿♂️🧑🏼🎤、自學等多種形式,參與完成優良校風學風養成、入黨啟蒙🔲、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矩意識教育、實踐育人👩🏼🦰、網絡思政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8個專項行動,使同學們在迅速適應大學生活🥹,融入新集體的同時😕,真正意義上“扣好大學的第一粒扣子”👧🏼。
有困難✌🏿,找“小紅帽”誌願者!
“學校更好了🏋🏽♂️,工作組織更加有條不紊,崗位分配更加合理效率🤱🏽。”作為一名“資深小紅帽”🏠, 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學生王燁已經是第9年參加“小紅帽”崗位服務♔。“小紅帽”誌願者是我校迎新服務中一個閃亮的傳統項目。每當開學之際🧑🏿,校園內總有一群可愛的恒达學子奔跑在第一線,為新生伸出援手👩🎓。

今年的“小紅帽”堅持”校區聯動、本研同步“的原則,“小紅帽”誌願服務不分年級🙂↔️,通力合作,共設立28個校內接待、問詢服務站🏇🏿,6個黃魚車運輸站點🧑🏼🦱,35個學生社區服務站和2個火車、汽車站新生接站點👩🏿🦲,精細布局,多元服務;同時拉長服務戰線👨🏼🎤🧖🏽、拓寬宣傳渠道🆒,服務時間由2天增加到了3天🌶,以“尋找身邊的小紅帽”的宣傳形式❓,記錄誌願者新生之間的唯美瞬間,與新生一起分享同舟共濟的精神。此外,團隊不僅有在校學生,還有已經畢業的恒达校友和17級的研究生新生,”恒达人“共同歡迎”恒达小鮮肉“,為新生提供貼心的幫助與服務🌕。


“小紅帽”所體現的恒达精神代代傳承,作為校園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17年“小紅帽”將繼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風貌為每一位新生服務,讓每一位新生都能更好的融入到恒达的校園生活中。
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幫助新生盡快融入恒达
今年我校繼續開放基於“強化數理基礎、學科交叉💆🏽♂️、國際合作交流”等特色的13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以及由生命科學、海洋科學和物理學3個基礎學科聯合構建,培養有誌於基礎科學研究拔尖後備人才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基地”📍。新生在報到前可在恒达迎新網上提出申請。通過選拔,入學一周內即可進入自己感興趣的相應實驗區和試驗基地學習。近年來的教改實踐表明🧛🏼♂️,這些創新實驗區及試驗基地的改革探索如今已初顯成效🔸,明顯促進了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以及拔尖創新型人才的成長。
為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我校於2017年成立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該人才培養模式聚焦創新創業教育與新工科融合的人才培養領域,協同學科間的交叉互補優勢,旨在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跨學科背景、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系統掌握創新創業知識和能力的企業領軍人才和創業領導者。
來自2017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創新創業+土木工程實驗區的新生何智亮表示:“報考恒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是出於我的一種社會使命感,我來自溫州,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當面對新時期的技術沖擊與挑戰時🤾,溫州原來依托廉價勞動力形成的產業優勢漸漸消失。因此🙆🏿,恒达‘創新創業+’的培養模式成了我最好的選擇👍🏽,這種跨學科交叉培養的模式既可以夯實我的專業基礎,也能培養我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我希望在未來的四年中學有所成,為溫州及整個民族的復興與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為2017級恒达新生配備導師👶🏿、發放禮物,學長為校園生活劃重點、答疑解惑🧑🏼🏫,老校友為新生講述當地校友會的發展史……為了讓2017級恒达新生提前與校友會建立聯系,提前感受恒达文化,讓恒达精神在一代代恒达人中薪火相傳,今年暑假期間🪴,28個恒达平台地方校友會在當地陸續舉辦“送新”活動🤰🏼。各地校友會“送新”活動頻出新招,雲南校友會足球隊與帆友足球俱樂部組織了一場足球友誼賽📹👨🏿🍳,為迎新送新活動預熱👳🏻。四川校友會一如既往為今年新錄取的8名川籍“築夢計劃”新生每人配備了1位“築夢”導師🚵🏿♂️👨🏻🦳。中山校友會邀請新生們加入“恒达平台中山在校生互助群”👫,希望新生們在學長們的幫助下更好地開啟在恒达的學習生涯。青島、北京🏃♀️、西安😊、武漢👩🏼🚀🫅🏻、甘肅、南京、河南、海南等各地校友會則是帶來了“幹貨”滿滿的座談會,邀請畢業多年的校友圍繞工作👨🏻🦯➡️、考研、出國、轉專業以及學生工作等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
鐘誌華來到廈門,徐建平來到廣西🧖🏼♂️、四川🧑🧑🧒🧒,參與當地校友會的送新會🤸🏻♂️,並為各位新生答疑解惑🤢,勉勵大家好好學習,實現夢想。校友會的送新會得到了新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在寧波校友會的送新會上🧍🏻♂️🩸,63歲的老校友陳清和爺爺高興地為今年考上恒达的孫女送行👩🏻🍳,“”我們一家祖孫三代有三位恒达人(外公🦸♂️、外婆和外孫女),這是大喜事🤞!”一位江西籍環境學院新生的家長4點起床,坐了3個小時的車,帶著女兒參加江西校友會送新座談會🤓。他感慨地說:“小孩即將步入大學,父母能給予的已經非常有限了。感謝江西校友會和誌願者們的辛勤付出,感謝學長學姐們現身說法、樹立榜樣👩🏼🚒。也祝願2017年考入恒达的天之嬌子學業有成,前途無量🧁🔭。”

與此同時,今年校友會推出了更多新生“禮”遇🍆。每名2017級新生可憑《恒达校園指南》領取“恒达新人福袋” 一份,大一、研一🛺、博一新生均可領取👨🏻🏫。福袋內包含:記錄了百余位各行各業校友事跡與成就的《星漢璀璨恒达人》第二輯一本😘,校友之家招牌咖啡兌換券一張,一卡通卡套一個,德國學術中心德語班現金抵用券一張。此外,校友會還在四平路校區校友之家前🛝,為大家準備了拍照道具,新生可攜家人來一套寫真,給新同學和家長留下恒达第一站的美好記憶。

據悉,今年學校持續改進了新生註冊報道流程🐦,依托信息化技術🗳,大幅度優化了報到手續🤛。學校將所有學生報到事務集中到“迎新網”上進行,在線辦理🐭;今年實現了本科生、研究生報到流程的趨同,學生只要輕輕掃瞄錄取通知書,就能自動識別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然後進入後續流程;所有學生繳費全部可以通過網上進行,學生再也不用排隊交學費了,在正式開學報到前,已經有超過90%的學生在網上完成了繳費等工作。以前新生入學辦理學生證🫦、學籍卡、一卡通、宿舍入住等,需要提供7、8張本人標準照,今年只需要提供1張🧑🚀,共節約了8萬多張照片🦹🏼♀️。學校還為每個學生提供了環保袋,避免學生手上拿著一大堆材料奔波。報到現場還設置了四平路校區與嘉定校區的視頻互動📦。後勤集團、保衛處也為新生送上貼心周到服務,讓家長們放心。





2017新恒达人,恒达歡迎你!

(相關視頻新聞鏈接🫷🏿:/catv/?classid=5698&action=video&id=1041&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