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質是統一的。”中國故事的理論、現象和傳播是一個統一體,具有共同的內在邏輯和原理,只有打破學科界限、國別界限,形成全面的解釋體系,一體設計、整體推進,才能講出中國故事的肌理血肉,使中國故事活起來,以充沛的生命活力註入世界文明的大海。
作為中國故事整體中的一個局部,新時代中國故事走出去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敘事內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話語體系;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中國價值與世界價值的辯證統一。簡而言之,統一的中國故事敘事體系應該從三個維度科學建構。
構建歷史-現在-未來的三維統一敘事框架。中國歷史是中國故事的根源,是任何時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和集體經驗,是中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因果鏈,也是世界理解真實立體中國的交匯點。只有基於這一敘事框架,我們在向世界講中國故事時才能講清楚“我們曾是誰”“我們現在為什麽這樣”以及“我們未來會怎樣”;才能凸顯中國的民族性、世界性,才能明確中國曾經創造過什麽、正在創造什麽、還能創造什麽;才能回答“我們曾在哪裏”“現在在哪裏”“未來去向何方”。只有講清楚了這些,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才是立體的、全面的、真實的。
實現政治敘事、文化敘事、經濟敘事的有機統一。人類社會運行有三大核心領域:政治權力、文化意義和經濟活動,三者是一個相互支撐、動態關聯的系統,通過深層互動形成社會發展的“意義-權力-資源”協同機製,對應中國故事走出去所要依托的三大基礎“政治互信、人文交流、經貿合作”和三大故事核心:中國共產黨故事、中華文化故事和中國發展故事,只有三者有機統一,才能向世界講清楚中國的政治基礎、文化基礎與經濟基礎,才能講清楚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構建官方話語、專家話語、大眾話語的協同體系。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兼顧國家敘事權威性、專業話語可信度與民間表達親和力,形成層次分明、定位明確、分工具體、互為補充的“三位一體”傳播生態。官方話語是國家意誌的權威表達,主導頂層設計,奠定敘事基調和核心價值,如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通過白皮書、領導人講話、主流媒體等傳遞政治合法性和發展道路,但要避免生硬宣傳,須采用“硬框架+軟表達”策略,將政策理念融入傳統文化典故、當代生活故事等。精英話語是學術界、智庫、行業領袖等提供的理性解讀,是用國際通用學術語言解構中國故事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增強中國故事可信度,對沖意識形態偏見和對中國故事的誤讀。大眾話語是個體中國生活經驗的情感化表達,是用短視頻、海外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等分享“微觀中國”,提煉“小而美”的中國故事符號,如漢服、美食,降低文化折扣,使中國故事具象化、親民化。
統一的敘事體系是確保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各主體、各環節、各要素有機協同,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傳播環境下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理論創新和實踐指南,是推動世界系統化、整體性理解中國、熱愛中國的基本前提。
鏈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504/01/WS67eb9c72a31008317a2afcb1.html